很感谢各位朋友对长白山小宋我的支持刚开始 接待一个人 然后两个人 就这样一直到今天 客人然后慢慢成了朋友 诚信网名如我本人,待人诚信、处事诚信。正因为诚信这一做人原则给我提供了宽广的旅游平台,11年的旅游生涯使我左右逢源,在此向多年支持我的旅游朋友们致谢!在外旅游食、住、行、游、购、娱、我手机为您24小时开机,随时恭候您的咨询,敬请您放360颗心,只因诚信有我,我有诚信
您好!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加入收藏
 [旅行社]
旅游企业
 [旅游社区]
旅游企业
 [酒店]
餐饮服务
线路 酒店 机票 火车票
出发地:
目的地:
价格范围:
行程天数:
关键字:
热门自驾线路 更多>>
 长白山西坡一日游
二道白河起止,当日往返
长白山北坡一日游
漠河-哈尔滨-太阳岛6日游
长白山天池2日游
大美长白山-蓝景温泉-吉林4日游
长白山西坡-望天鹅-北坡-镜泊湖7日游
长白山温泉2日游
长春伪满皇宫-吉林雾凇-长白山3日游
热门景点门票 更多>>
 长白山雪岭门票
这里的雪凇与雾凇堪称一绝!同时又可远眺长白山。这里
长白山火山温泉部落 ¥198
长白山虎园 ¥70
长白山历史博物馆 ¥30
虎园 ¥60
长白山药水泉
长白山森林峡谷漂流 ¥120
长白山自然博物馆 ¥35
旅游问答 更多>>
我打算9月初火车过去长白山
你好在吗 想租车 8月去长白山游玩。。
长白山的冬季要封山吗?
我们13号早上到长春去长白山,六点多火车,能赶上到那里的长途汽车吗
请问是宋大哥的网站吗?
我想问一下门票都含哪些呀?
我们13号早上到长春,六点多火车,能赶上到那里的长途汽车吗
你好,我想咨询一下最近几天长白山北坡那边的天气怎么样
故有“聚宝盆”之称
作者:   文章来源:   更新时间:2012-4-8   浏览:3521 次
木渎位于苏州城西,太湖之滨,是江南著名古镇。境内风光秀丽,物产丰饶,又恰在天平、灵岩、狮山、七子等吴中名山环抱之中,故有“聚宝盆”之称。

  木渎是与苏州城同龄的水乡古镇。相传春秋末年,吴越纷争,越国战败,越王勾践施用“美人计”,献美女西施于吴王。吴王夫差专宠西施,特地为她在秀逸的灵岩山顶建造馆娃宫,又在紫石山增筑姑苏台,“三年聚材,五年乃成”,源源而来的木材堵塞了山下的河流港渎,“木塞于渎”,木渎之名便由此而来。 2500 多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木渎灿烂的文化,自古以来,木渎人文荟萃,人才辈出,自北宋至清末,共出进士 25 人,举人 30 余人,其中状元 2 名,榜眼 1 名。著名人物有: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清代著名诗人、诗选家沈德潜,清末启蒙思想家、政论家冯桂芬,以及近现代的刺绣皇后沈寿、台湾政要严家淦等等。

  作为沟通苏州城和浩淼太湖的交通枢纽,木渎是名副其实的太湖门户,因而在明清时期,木渎即是苏州城西最繁华的商埠。乾隆的宫廷画师徐扬绘有一幅反映当时姑苏繁华风貌的写实性长卷《盛世滋生图》,又名《姑苏繁华图》,全长 1225 厘米,其中一半篇幅画了木渎,木渎当年之繁华可见一斑。清代乾隆南巡六下江南,六次驻跸木渎,与他的老师沈德潜吟诗唱和,与他的好友徐士元茶棋相娱,留下了一个个脍炙人口的传说。如今 200 多年过去了,木渎古镇的格局和风貌未变,依然是吴西最大的商埠、姑苏第一水镇,镇上古宅庭院深深,小桥流水悠悠,其中胥江为伍子胥所建,乃我国第一条人工运河,香溪因西施在此洗妆满河生香而名,木渎的每一条河,每一座桥都有一个古老美丽的传说,具有极高的观赏和休憩价值。

  木渎四周群山拱峙,又毗邻太湖,既得真山真水之趣,又具小桥流水之幽,更有私家园林、名人故居等众多的人文古迹,因而,木渎景区名列太湖风景区十三个景区之首。作为中国唯一的园林古镇,木渎在明清时有私家园林 30 多处,迄今仍保留了 10 余处。其中,严家花园乃乾隆的老师、中国最长寿的诗人沈德潜故居,后归木渎首富严国馨,园中布局疏密曲折,高下得宜,局部处理精巧雅致,幽深婉约,显示了营造者独具匠心的造园艺术,现代建筑学家刘敦桢、梁思成等人数次考察此园,倍加推崇,称其为苏州当地园林之“翘楚”。虹饮山房是木渎文人徐士元故宅,占地广袤,建筑大气,其“溪山风月之美,池亭花木之胜”,远胜过其它园林,乾隆每到木渎必游此园。古松园是清末木渎富翁蔡少渔旧宅,园中雕花楼精雕细琢,与洞庭东山雕花大楼为同一大师作品,堪称南北姐妹雕花楼。榜眼府第是洋务运动先导、著名政论家冯桂芬故居,江南三雕(砖雕、木雕、石雕)为其镇园之宝。灵岩山馆是清代木渎状元毕沅的私家别业,清池涓流,岸曲水回,是吴中著名山水园林。木渎私家园林既秉承了苏州园林的精致幽深,又有其空旷高远、山林野趣的个性,充满了一种大气和皇气。在 28届世界遗产大会期间,我国著名文物、古建专家罗哲文、郑孝燮等人参观了木渎古镇私家园林之后,激动不已地说:“这才是真正的文化遗产”。


  严家花园

  严家花园在木渎镇山塘街王家桥畔,门对香溪,背倚灵岩,“虽处山林,而斯园结构之精,不让城市”(童寯《江南园林志》),为江南名园之一。

  严家花园的前身是清乾隆年间苏州大名士、《古诗源》编者沈德潜的寓所。道光八年(公元1828年),沈氏后人将此院落让给木渎诗人钱端溪。钱氏叠石疏池,筑亭建楼,有友于书屋、眺农楼、延青阁诸胜,一时题咏颇盛。龚自珍对此园有“妙构极自然,意非人意造”,“倚石如美人”等溢美之句。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木渎首富严国馨(台湾政要严家淦先生祖父)买下端园,重葺一新,更名“羡园”。因园主姓严,当地人称“严家花园”。严家花园经过三代主人努力,前后历时一百七十多年,无论是岁月沧桑,还是人文底蕴,都赋予严家花园一种文化气息,名园风范。1935年,现代建筑学家刘敦桢教授两赴此园,流连忘返,对严家花园的布局与局部处理极为推崇,认为是苏州当地园林之“翘楚”。

  严家花园占地16亩。中路为五进主体建筑,依次为门厅、怡宾厅、尚贤堂、明是楼和眺农楼。其中位居第三进的尚贤堂为苏州罕见的明式楠木厅,迄今已有400多年历史,木础石质,典雅古朴;楠木直柱,圆润柔和;雕刻简洁疏朗,色调淡雅素净,具有实用和审美功能。尚贤堂和明是楼前各有清代砖雕门楼一座,所雕人马戏文玲珑剔透,意趣隽永,虽依附于厅堂,却未尝不是一件独立的艺术品,极富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

  严家花园的厅堂建筑宏敞精丽,堂堂高显,显示出严正的气度和性格。而进入园区,其建筑则显得精巧活泼,丰富多彩,楼阁亭轩廊榭错落有致,富于变化,体现出造园者精湛的造园艺术。

  园中有书斋二处,分别以友于和海棠为名,尤其友于书屋,地处幽偏,经曲折长廊,过清荫居和静中观,方可蜿蜒而至。友于书屋为自成一体的独立庭院,前院湖石数片,花木扶疏,室内经典古籍,书香飘溢,实在是一个专心攻读的“藏修密处”。在严家花园幽曲静美的环境中,友于书屋等建筑偏居一隅,清幽曲奥,具有幽人般的情致;与其迥然有异的是,另有一些建筑如眺农楼、见山楼、环山草庐、宜人亭、延青阁等则地处高旷,空间畅豁,具有旷士般的襟怀。凭栏极目,不但园中景致尽收眼底,还可看到园外的田野风光和灵岩山的满目苍翠。延青阁上一副对联概括了这一切:“阁邻佛寺经盈耳,窗对灵岩翠满晴”。严家花园还有一些建筑造型颇为别致,在苏州古典园林中颇为罕见。如延青阁后墙与围墙不在一线,陡然偏斜出一角,打破了平稳板律的局面,使人产生无限遐想。闻木樨香堂为厅榭合一式建筑,前部水榭依水而筑,数鱼为乐,后部四面厅光明洞彻,尽收四周景色于窗棂之内。羡园东部的爬山廊也较罕见,此廊依地势而建,随地形升高,连接自然,造型优雅,使人在不知不觉中从平地漫步至环山草庐的二楼。

  园无花木,山无生机。严家花园在植物花草的布局配置方面也较有特色,巧妙栽植四季花木,构成春夏秋冬四个各具特色的小景区。花木与建筑相互映衬,相得益彰。花木丛中,严家花园愈显幽深广远,变化多端,遍历全园,有步移景异、左右逢源之妙。

  从尚贤堂右边门穿越一条幽长的备弄,即进入以古广玉兰为中心的春景区。古广玉兰为羡园旧物,昔日园中胜景之见证,虽历经百年沧桑而蓊郁如故。每逢春夏,千葩万蕊,满园花光。邻近的友于书屋则为羡园旧名,引自《论语》“友于兄弟”,指兄弟友爱。友于书屋是严家藏书之所,颇多珍藏,严靜波(家淦)先生幼年曾在此通览经典古籍,四岁吟诵唐诗,六岁熟读《易经》。驻足友于书屋,赏百年玉兰纯白之花色,嗅宜人之清香,兰芬益文思,自是文人墨客风雅之举。

  出友于书屋,进入绵延假山的洞穴之中,清风徐来,还夹杂着淡淡荷香,告诉人们这里已是夏景区。假山尽头,视野顿显开阔,但见碧水清天,荷风四面,心中的暑气俗尘早已随着清风清散殆尽。环顾四周,澹碧轩、织翠轩、澈亭、锦荫山房和延青阁皆掩映于绿树丛中,回首一副楹联为此景作了点题:“胜地四时浓荫里,洞天一派碧鲜中”。

  随着曲廊向北延伸,过池塘,即进入秋景区。此区由两部分组成,一宜折桂,一宜登高,均秋令应时景致。闻木樨香堂四周遍植桂花,仲秋月夜,丹桂飘香,芬芳馥郁,闻之令人坦怀若荡,心旷神怡。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园主于此焚香点烛,供拜月神。严氏儿孙折桂嬉戏,以寓“蟾宫折桂”高中之意。穿过眺农楼和见山楼前幽静的院落逶迤向东,来到环山草庐,一座宽敞平台贴水而筑,视野豁然开朗。隔水望去,一座湖石假山起伏绵延,山巅一亭翼然,山间清流潺潺。假山东侧为采秀山房,北接爬山廊。无论是在环山草庐的二楼,还是伫足假山之巅的宜人亭,均可放眼北望,远处灵岩山古塔钟楼的倩影清晰可辨。

  置身环山草庐似乎已是园之尽头,孰料经东北角一侧门右折竟是别有洞天。此处已是冬景区。这里建筑密度很高,曲廊厅堂,交叉搭接,形成多处特色鲜明的小庭院。院中有小池一泓,上跨石梁,作之字形,环池湖石错布,修木灌丛,深浅相映,环境绝幽。疏影斋前,满植梅花,小雪初霁,红英绿萼,颇有宋代词人姜夔“暗香疏影”之意境。

  冬景区外是一处新园,水域开阔,园中的粉墙、亭廊、假山、藤树都倒映在这一泓清澈之中,水上有桥,水边有亭,水波轻漾,水香氤氲。岸上杨柳依依,鸟鸣蝉噪,已是一派活泼泼的江南水乡自然风光了。


  虹饮山房

  虹饮山房位于严家花园东200米处,是清代乾隆年间苏州近郊著名园林,因为门对香溪,背靠灵岩,“溪山风月之美,池亭花木之胜”远过于其它园林,所以乾隆皇帝每次下江南游木渎的时候,必到虹饮山房,在这里游园、看戏、品茗、吟诗,直到夜色降临,才依依不舍,顺着门前的山塘御道,返回灵岩山行宫。因此,虹饮山房在当地又被称为乾隆皇帝的“民间行宫”。

  虹饮山房现存许多与乾隆相关的遗迹遗物。山房门前是御码头和御碑亭。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春天,乾隆首次南巡,御舟经过运河,转胥江,折入香溪,在此舍舟登岸。乾隆喜好游山玩水,舞文弄墨,所到之处,必赋诗题字。当他见到这条山塘古道幽奇古绝,不由诗兴大发,当即口占七律一首。后来,这首七律被当地官员镌刻于碑,置于亭内,与对面的明代怡泉亭两相映照,成为古镇一大景观。

  当年,乾隆皇帝住在灵岩山行宫,而那些词臣随扈则住在虹饮山房。据信史记载:刘墉曾二度下榻虹饮山房,与主人徐士元相交默契,虹饮山房的匾额及花厅内“程子四箴”的横批,就是刘墉赠给徐士元的。

  虹饮山房花厅之内有一把龙椅,是当年康熙南巡驻跸灵岩山行宫时的圣驾专座。它用千年紫檀精制而成,九条金龙缠绕腾飞,显示出至高无上的帝王之尊。乾隆游木渎时对此龙椅非常钟爱,特地将龙椅从灵岩山行宫移驾至此。此举令徐士元诚惶诚恐,既谢天子恩宠,又恐因保管不妥而遭累,后来索性将花厅锁了,派家人专门守护,从不轻易示人。

  徐士元是个落第秀才,一生不慕功名,惟喜居家读书。他还有个嗜酒的癖好,常和朋友在园中诗酒为乐,而且酒量极大,号称“虹饮”;又因宅园毗邻虹桥,“虹所饮者,桥下之香溪也”,虹饮山房之名即由此而来。徐士元嗜饮却从不放浪形骸,一生循规蹈矩,尤其对父母孝顺,是远近闻名的大孝子。为讨二老欢心,他专门在园中建造了一座古戏台,每逢春秋佳日,请来戏班子为二老表演,以怡其心,安享天年。乾隆到木渎,必游虹饮山房,而且一定要在这里看戏。有一次,乾隆看戏看得高兴,还亲自登台,舞剑助兴,这倒真有点与民同乐了。

  虹饮山房虽因乾隆六次幸临而显尊荣,但其本身却是一座江南著名园林,它由秀野园和小隐园二座明代园林联袂而成,中路为门厅、花厅和古戏台,建筑体量宏大宽敞,既有江南文人园林的秀气,又兼北方皇家园林之大气,于大开大合之间,尽显宦家之气度,幽人之韵致,别出于苏州园林一贯之精致传统,为南北园林不同文化风格巧妙融合于一体之典范。

  东园原是明代李氏的小隐园,以老树奇石和竹林茂盛著称。乾隆初年,此园被徐士元购得,增筑厅堂四进,主要用于生活起居,又在后园中疏池开径,叠石栽花,成为一处精巧雅致的宅第园林。既可与古戏台娱乐区相连,又自成一统,十分的清静闲适。到了清末,徐家日渐衰落,东园为木渎陈家购得。陈家的外孙女沈寿从小在这里长大,随外祖母和姐姐沈立学习女红,用功不辍,终成一代“刺绣皇后”。

  西园原是明代东林党人王心一的别墅,建成于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当时,王心一因弹劾宦官魏忠贤,被削籍遣归。先在苏州建造归田园居,也就是现在拙政园的东园部分,仍嫌城中烦嚣,便在木渎香溪之滨建秀野园,时常邀上三五同志,在园中游观酬唱,排遣情怀。不久,王心一重被朝廷起用,先后做过太仆卿、应天府尹、少司寇。后里人韩璟改为“乐饥园”,有秀野草堂、桐桂山房、乐饥斋诸胜。现为木渎圣旨珍藏馆和科举制度馆,内中珍藏了二十道清代皇帝圣旨以及科举试题、答卷等,充分展示了清代皇牍文化。

  从琳琅满目、富丽堂皇的清代皇牍文化藏品中走出,再以一种平和的心态,欣赏这座园林的美景。当年东林党人王心一构筑的这座秀野园以水景取胜,池亭花木环池而构,参差错落。在这里,既可近揽水影鸟语,远瞩灵岩山色,还可聆听西墙外千年古刹明月寺的隐隐梵铃,令人心旷神怡,仿佛置身于尘外仙境一般。


  古松园

  山塘街鹭飞桥东五十步有古松园。其建筑布局为前宅后园,典型的清代宅第园林风格。宅内各处建筑古朴雅致,雕刻十分精细,有一定的艺术和文化价值,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后园有一株明代罗汉松,苍翠虬劲,姿态优美,古松园即因此松而名。

  古松园为清末木渎富翁蔡少渔所建。蔡少渔祖籍洞庭西山,原在上海做洋货生意,发达后回乡造屋置地,有良田万顷。蔡少渔与严国馨(严家淦祖父)、郑龄九、徐凤楼三家合称木渎“四大富翁”,富甲一方。

  穿过门厅,进入天井,回首可见砖雕门楼。门楼上、下坊分别刻有“老子西游入关”、“疯僧扫秦”、“将相和”、“截江夺斗”、“张羽传书”、“宁戚饭牛”等一组历史故事人物。字枋为“明德惟馨”,两侧兜肚分别为“张良拾履”和“高山流水”,整座门楼深雕缀饰,形神有致,尤其“张良拾履”中的拱桥和“高山流水”中的水浪波纹,生动逼真,有极强的质感,充分体现出雕刻技艺的精妙。

  大厅名古松堂,为仿明建筑结构,步轩和内四界的梁架上各有四对棹木,形如古代官帽的两根翼翅,俗称纱帽厅。步轩的四对棹木较小,分别刻有吕纯阳的宝剑、铁拐李的葫芦、曹国舅的檀板、韩湘子的竹笛、蓝采和的花篮等物,民间称为“暗八仙”。梁头的山雾云和抱梁云为“鹤鸣九皋”,气韵生动,精妙绝伦。最有意思的是梁架正中一根方椽上刻有八只琵琶,名为“八音联欢”,寓意喜庆欢乐。典出《尧典》“八音克谐”,而苏州弹词开篇中也有“八音联欢”的曲牌,用八只琵琶进行联奏。将八只琵琶的造型刻在椽子上,如此用法,在苏州园林建筑中尚无二例。

  古松园的楼厅最有特色,因檐枋下端雕有十六只倒挂花篮,楼上轩梁又雕有十六只凤凰,有人便称此楼厅为“花篮楼”或“凤凰楼”。凤凰楼的雕花师傅是清末民初苏州著名雕刻艺人赵子康。赵乃木渎镇凤凰村人,最有名的作品是东山雕花大楼,木渎凤凰楼则是其早期作品,故有人称这两座楼为“南北姐妹雕花楼”。凤凰楼上所有雕刻均为吉祥图案,民间称为“讨口彩”。如明间檐枋由西而东分别刻有画、书、信、元宝,称为“书中自有黄金屋”。次间檐枋刻着花篮、箱子、宝剑、葫芦等“暗八仙”。厢房檐枋刻有海螺、风火轮、珊瑚、铜鼓等八件宝物,称为“八宝”。檐下挂落为缠株花纹,有梅、荷、菊、山茶等四季花卉安放于花瓶之中,称为“四季平安”。楼下厢房的窗格上刻有梅、兰、竹、菊“四君子”,象征品性高洁。窗下栏杆刻有狮子和大象,前者象征权威,后者代表万象更新。楼下轩廊的每根荷包梁上都刻有一对大象,表示“吉祥”。楼上栏杆为环形图案,中间花瓶里插有三根画戟,谐“平升三级”之音。檐下挂落插角为蝙蝠图案,蝙蝠“变福”谐音。

  入园可见一棵罗汉松,高逾十米,为明代遗物,据《吴县志》记载,此树已有五百多年树龄。从外观来看,依然是那样蓊蓊郁郁,葱翠苍劲,全无半点龙锺老态。往北不远处有一株银杏,粗可盈抱,枝干挺拔。秋天,果实盈枝,初冬则满树金黄,为前宅后院带来一片喜气。

  环树而走的是一条斗折幽曲的双层长廊,置身廊内,既可近览古松翠色,又可远眺灵岩山景,令人顿生尘外之想。园中还有一泓半亩大小的池塘,湖石假山、亭榭回廊依水而设,其建筑倒影与天光云影交织在一起,景物越发风致可人,整个花园也因此多了几分空旷,也更觉得旖旎多姿。如此水景,正应了杜甫“名园依绿水”的诗意画境。

  池塘北侧为苏绣第三代传人姚建萍刺绣艺术馆。传统的楼阁式建筑与古松园谐和一致,内中陈列的一百多幅姚氏刺绣精品更是让人领略到苏绣“精细雅洁”的艺术神韵,也萌生出对这位年轻艺术家精湛技艺的由衷钦佩。

  置身局促小园,而能领略山水之妙、自然之趣、人文之美的莫过于古松园。


  榜眼府第

  榜眼府第在木渎镇下塘街,为林则徐弟子、晚清启蒙思想家、政论家冯桂芬的故居。其宅坐南朝北,门对胥江,前宅后园结构,具有典型的清朝早期江南宅第园林建筑风格。前宅为门厅、大厅和楼厅。出大厅西折有花篮厅和书楼。花园则以池为中心,亭、轩、廊、榭、桥和黄石假山散落其间,高低错落,绿树掩映,充满了诗情画意。整个园宅占地近十亩,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冯桂芬(公元1809-1874年),字林一,又字景亭。苏州府吴县人,晚年归隐木渎。冯桂芬自幼聪明颖异,二十岁时补县学生员,后为时任江苏巡抚的林则徐识拔,招入抚署学习,赏识有加,称冯为“国士”、“一时无两”。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冯桂芬中庚子科一甲二名进士,从此进身仕途。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任詹事府右春坊中允。咸丰九年(公元1859年)辞官回乡。咸丰末年(公元1861年),冯桂芬任李鸿章幕僚,期间,他完成了政论代表作《校邠庐抗议》四十篇,主张“采西学”、“制洋器”,提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努力寻求救国良策,成为洋务思想的先导。

  榜眼府第是冯桂芬晚年归隐木渎后所筑。穿过门厅,大厅豁然入目,抬头可见“显志堂”匾,白底黑字,古朴凝重,为冯桂芬当年自题堂名。屏门正中一幅元人盛懋的山水中堂《秋舸清啸图》,有联曰:“涧流浚多生我禾稼,泽皋之上来观柘桑。”由冯桂芬自撰并书,诗画反映了冯桂芬晚年爱恋家乡和向往恬淡生活的思想情愫。大厅为主人在家接待贵宾之处,宽敞高爽,气宇轩昂,不难想见当年冯桂芬在家设修志局,“集九邑才俊,商榷一堂”的盛况。出大厅右折为书房,冯桂芬晚年在此读书著述,“校邠庐”匾额之下,清代诗人张船山的一副对联道出了冯桂芬晚年的心迹,同时也对桂芬的坎坷一生作了归纳:“官久方知书有味,才明敢道事无难。”哲理背后透溢出一股辛酸和无奈。书房建筑颇有特色,其构造与一般厅堂不同,两根步柱并不落地,而是用短柱代替,短柱雕刻成花篮模样,高高挂在草架梁上,因而俗称花篮厅。这种厅堂的特点是空间大,采光好,作为书房尤为适宜。与书房相对的是书楼,冯桂芬移居木渎带来的一万多册藏书便安放于此。桂芬藏书颇富,尤以《三国志》(前后汉)手稿为著,分别盖有“校邠庐”、“独善真善之斋”的藏书朱钤。虽因战乱几经转辗,藏书却散佚不多,亦算幸事。与书楼相连的楼厅是冯家生活起居之所,楼厅前有一砖雕门楼,所刻戏文图案形态逼真,栩栩如生,中枋刻有四个大字“通德高风”,为桂芬座师潘世恩所书,笔力遒劲,寓意深远,体现了主人崇高的人生境界。宅第部分的厅堂均为清代中期建筑,保存完好,一砖一瓦、一石一木无不蕴含着一种历史文化的凝重。出芙蓉楼步入后花园,亭轩廊榭等少量建筑漫不经心地点缀在偌大的园子里,显得清新而不空寂,疏朗而不呆滞。

  榜眼府第里有三件宝,即砖雕、石雕、木雕,被称为“江南三雕”,除了上述的木雕花篮厅和砖雕门楼外,第三件宝便是庭院东侧廊内的石刻《盛世滋生图》。原图为清人徐扬所绘,写实性地描绘了康乾盛世姑苏的繁华景象,图中描绘的一村、一镇、一城、一街,竟有一半在木渎。现图为木渎民间雕刻家所刻,由八块长一点二米的灵岩山砚石组成,采用阴刻手法,画面线条流畅,气韵生动,成功地表达了原作意境。榜眼府里三件宝荟萃了吴地民间艺术的精华,融诗、书、画、刻于一体,驻足其间,就像徜徉于一道艺术和文化的河流之中。

  灵岩山景区

  灵岩山景区位于“秀绝冠江南”的灵岩山麓。景区内楼台亭榭依山势而建,九曲长廊因地形而走,清池涓流,岸曲水回,是吴中著名的旅游胜地。顺山而上,还可寻访馆娃宫、西施洞、琴台等春秋遗迹,朝拜东南第一佛教名刹灵岩山寺。灵岩山景区,一部立体的吴越春秋史,一幅古朴的自然山水画。

  灵岩山景区是一处人文怀古与自然山水和谐天成的休闲性景区,内由吴王姑苏台、毕沅灵岩山馆、清代诗人张永夫纪念馆等组成。

  灵岩山馆原址在灵岩山南西施洞下,依山势地形而建,既具山林之幽趣,又备人文之风采;既有家居之格局,又有园林之胜概,在木渎园林之镇众多宅园中独具特色。其主人为清乾隆年间状元毕沅,乾隆重臣。晚年在灵岩山筑馆,地广三十亩,耗时五年,花费十万金,内有“御书楼”、“九曲廊”、“澄怀观”、“画船云壑”、“砚石山房”、“张太夫人祠”等,馆舍雄丽,可惜,毕沅自己一天也没住过。毕沅死后二年,因“教匪”案牵连,被嘉庆皇帝抄家,此园“以营兆例不入官”。毕沅一生经历跌宕,灵岩山馆结局迷离,这一切,为后人留下了一个个历史谜团。

  重建的灵岩山馆位于景区东北一隅,按史料所载之园居格局进行复现。入景区东门,扑眼便是古朴典雅的砚石山房,联曰:“香水濯云根,奇石惯延采砚客;画廊垂月地,幽花曾照浣花人”,原匾联内容均为清代大书家刘墉所题。这位体仁阁的大学士曾随乾隆二游木渎,果然对渎川情况了如指掌。在匾联之中,巧妙地将吴宫西施和灵岩产砚内容嵌入,不着痕迹,浑然天成。以砚石山房为主的建筑群中,另有山余轩、浣香榭、待月亭等,风格一致,南侧是大片水域,拱桥高耸,使北侧的建筑群平添几份轻灵。
  从砚石山房往东北过小石桥,即是灵岩山馆主体部分了,入石库门,即进入前厅,“钟秀灵峰”的横匾两侧,是一幅对联:“莲嶂千垂,此日已成云出岫;松风十里,他年应待鹤归巢。”匾联内容均为当年阿文成公所题,将灵岩山秀美景色和毕沅复杂心境融为一体,堪称佳作。

  穿过前厅,一条斗折长廊将主体建筑和两侧厢房巧妙串联。东厢房名“还读庐”,中堂有“灵岩读书图”,对联:“诗从松韵泉声得,人学筠心石骨坚”为毕沅原句。西厢房一名“见南山斋”,联曰:“君子之交淡如,醉翁之意不在”,虽居高位,却向往平淡,不知经历了大半生官场颠簸的毕沅,此刻真能做到心如止水、悠然悠哉吗?

  毕沅一生嗜梅,灵岩山馆建造之时,他特地吩咐家人在馆中植梅千株,并专辟问梅精舍。毕沅与梅,可谓一生情缘。问梅精舍正中有匾,曰:“经训克家”,是当年乾隆为嘉表毕母张藻育儿有功而题。堂中有联二幅,一曰:“凡事只求过得去,此心先要放平来”,用来形容毕沅一生为人处事十分贴切;一曰:“花草旧香溪,卜兆千年如待我;湖山新画障,卧游终古定何年?”此毕沅自题之联,馆成之日挂于山馆头门,语意凄婉,家人和朋友看后,都担心毕沅有生之日可能回不了家乡了。果然,直到嘉庆二年(公元1797年),毕沅病逝于湖南辰州大营,一日也未曾回过苏州。死后毕沅归葬于灵岩山的东北麓,一生之缘起缘落,都在木渎,亦算圆满吧。

  从灵岩山馆出来,沿山根向西漫行,浓密的丛林之中,可见山石嶙峋,奇岩怪出,有卧龙石、长箩石诸胜。左折沿池向南,穿过娄姑岭,姑苏台赫然入目。

  新建的姑苏台,双层歇山顶,16只翘角凌空飞展,40根庭柱稳固支撑,于山脚抬望,既有亭的优雅,又具塔的雄丽,在绿树掩映之下,更衬托出建筑造型的美仑美奂。底层四方,宛如城墙,花岗石贴面,上嵌八幅石刻组画,分别是:阖闾建都、胥溪运河、吴越争霸、励精图治、越王献美、木塞于渎、馆娃离宫、盛极而衰,完整演绎了吴越春秋浩瀚的历史篇章。拾级而上,二楼为空旷平台,伫立台上,极目古镇民居和河流田畴一望无际,太湖烟波尽收眼底。回首北端,见灵岩山的梁代古塔,凌然秀出于一片黛青山色之外。遥想当年吴王叱咤风云,称霸中原,顿觉神清气爽,一股豪气涌上尽头。此刻,吟上一阙范老夫子的《岳阳楼记》,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从姑苏台循南路而下,可见一池碧水清清浅浅,几枚小鱼悠悠游游,一片山野清幽之景。水边有屋,粉墙黛瓦,此为张永夫纪念馆。馆西围墙外即“诗人张永夫之墓”,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张永夫是沈德潜的同学,毕生作诗五百余首,题名《锄茅集》。而毕沅是沈德潜的学生,二人分别归葬于同一座山的两侧,只不过一座是荒野小冢,一座是豪华巨墓。


  小桥流水

  永安桥   
  又名王家桥,建于明弘治十一年(1498),永安桥为单孔花岗石拱桥,已有五百年的历史。桥洞宽敞,全景如环,葛萝垂挂,古意盎然。

  南街廊桥    
  建于清末民初,桥上有廊,故名廊桥。廊上覆以黛瓦,两侧列有木桩,人在廊桥内,可欣赏沿河错落有致的清朝民居和整齐坚实的石驳岸、河埠头。 

  姜潭渔火    
  薄暮时分,有点点渔火在胥江河面升起,天上的星星和着塔灯和渔火交相辉映,把姜潭湾的水面点缀得分外绚丽迷人。 

  虹桥晚照  
  虹桥建于宋代,桥面有三块狭长条石拼合而成。“虹桥晚照”为木渎十景之一是,欣赏此景的最佳季节当数夏秋之交,欣赏者应举目西望,会见夕阳正和虹桥、香溪形成一线,把香溪水染成一匹五彩绸缎,并疑心那桥是飘落人间的彩虹。 

  斜桥分水    
  斜桥分水奇观历来为人称道,由光福而来的香溪水与源自太湖的胥江水在斜桥下交汇,一清一浊,形成一条泾渭分明的分水线,蔚为奇观。 

  下沙落雁  
  晚秋时节,偶尔有数队雁群陆续飞来,栖息于下沙塘沿河的古榆或河边的芦苇丛中,于是“下沙落雁”这个富有苍凉之美的地方,成了木渎一景。 

  老龙头    
  在邾巷桥下塘驳岸里,砌有一只石雕龙头,这是古镇水位的警戒标志,此处是欣赏“双桥”的最佳观测地点,常常令那些摄影爱好者和美术学院师生驻足流连,许多电影导演也在此选景。

  走进木渎,你便走进了唐诗宋词的幽雅意境;穿越古镇,你便穿越了二千五百年的历史风云。

 

转载自 远方社区











   我要评价
姓 名:  匿名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看不清
        
上一篇:这个冬天没意思?快来雪乡深度游!
下一篇:美味佳肴...小桥流水
QQ在线客服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旅游租车  |   长白山旅游  | 订购和支付  |  旅游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人才招聘 |   加入收藏  会议公司
    
   版权所有 2006-2022 吉林省灰熊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吉林省长白山保护开发区乐程旅行社有限公司 经营许可证号码:L-JL-00980
   长白山散客拼团:0433 -5942666     长白山订房热线:0433-5762929 13844735552  
   公司地址:吉林省长白山保护开发区池北区白山大街
   旅行社服务热线:13844735552 传真:0433-5712929  
  网址:http://www.cbs110.com 吉ICP备18006739号 营业执照号码:222500000001366
                        
旅游目的地: 香港云南深圳青海西藏桂林宁波呼伦贝尔澳门天津江苏厦门扬州重庆江西甘肃安徽湖南湖北贵州浙江广西河南福建台湾山西杭州苏州内蒙古海南秦皇岛九寨沟新疆山东上海通化市丹东市大连市沈阳市长白县吉林市中国雪乡北京长春松江河图们二道白河延吉市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